首页

口舌,圣水

时间:2025-05-29 01:48:07 作者:小组作业浪费时间收效甚微?大学课堂需要一场认知革新 浏览量:52657

  中新社南京11月29日电 (记者 朱晓颖)新征集的一批侵华日军罪行铁证,29日入藏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该纪念馆当日在南京召开的2024年新征文物史料发布会上介绍,本次入藏的文物史料包括:侵华日军第十三师团第二十六旅团步兵第五十八联队士兵西条荣策的战时日记、时任日本警视厅建筑课课长石井桂的调查报告《关于上海、南京的防空设施》及调查原始文件、反映日军“慰安妇”性奴隶制度的照片、1937年侵华日军攻占南京等地的照片等。

11月29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在南京召开2024年新征文物史料发布会,一批重要文物史料入藏纪念馆。 中新社记者 朱晓颖 摄

  西条荣策的战时日记,开始于1937年9月25日,结束于1938年1月8日。当时,其所在部队一路向南京方向进犯,先后占领江阴、镇江等地,西条荣策于南京沦陷后随部队来到南京。

  “吃完早饭后,在各小队长的指挥下,我们进入南京城参观,四处闲逛之后,在返回的路上我们走错了路,来到了汉中门,沿着八公里左右的城墙一直走,然后回到了宿舍,当时已经过了五点。首先最吃惊的是城外的小河里尸体如山……”西条荣策在日记中写道。

11月29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在南京召开2024年新征文物史料发布会,一批重要文物史料入藏纪念馆。中新社记者 朱晓颖 摄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王卫星表示,西条荣策在日记中记录了日军向南京进犯途中的抢劫行为,及其本人于1937年12月31日抵达南京后、亲眼目睹的南京大屠杀后的惨状,文物史料价值很高。

  石井桂的调查报告《关于上海、南京的防空设施》及调查原始文件显示,1937年12月下旬,石井桂受日本军方派遣,前往上海、南京等地调查中国方面的防空设施情况,形成调查资料和详细报告。

11月29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在南京召开2024年新征文物史料发布会,一批重要文物史料入藏纪念馆。中新社记者 朱晓颖 摄

  石井桂途中经过常州、江阴、句容等地,一路看到“死尸累累”,“随着往南京去,道路两侧这种尸体的密度变得极高。”

  南京医科大学教授孟国祥认为,石井桂中国之行目的是调查和收集中国方面的防空资料,提供情报。这些文件记录了石井桂于1937年底至1938年初在南京等地看到的日军暴行后的惨状,具有很高的史料和文物价值。(完)

【编辑:王超】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2024年巴黎十三区春节彩妆游行举办 中国驻法国大使参加

近日,拉日铁路候车室内热闹非凡。2024年8月是拉日铁路通车十周年,拉日铁路相关部门开展丰富活动进行庆祝,他们精心准备的候车室演出活动,为旅客呈现藏族歌舞艺术盛宴。舞者身着鲜艳的藏族服饰,舞姿时而豪迈奔放,时而轻盈优美,赏心“乐”目,等候在候车室内的旅客沉浸其中,他们的高原之旅被独特文化魅力点亮。 (记者 贡桑拉姆)

北京发布暴雪预警!雪一直下到明早 建议错峰出行

化德县是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的一个小县城。当地以棉服为主的服装产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并曾在20世纪90年代闻名全国。目前这里仍是北方中老年人棉服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销售区域覆盖30多个省区市,年产各类服装近1400万件。

从2264亿斤到13908亿斤 我国农业发展硕果累累

10月14日至15日,法国国家图书馆和法兰西公学高等汉学研究所联合举办的“沙畹与法国现代汉学”学术研讨会,借高等汉学研究所成立百年之机,重申沙畹在学术史上的地位。与会学者重新解读了沙畹的《泰山》《史记导言》等重要作品,回顾了沙畹对中国艺术与道德风尚的论述,我和一些学者也尝试把沙畹放在当时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历史背景中,分析他与同时代学者特别是非汉学学者的对话。

深圳一学校多名学生在校午餐后出现呕吐腹泻?官方通报

精准宣教零距离,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作为继职场科普园区行、老年科普社区行之后的首次校园行,建信信托为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的学生群体带来“3.15消保科普公开课”,通过金融宣讲、案例分享、课堂互动等形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丰富的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生活中常见的网络诈骗陷阱,向学生群体普及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知识,进一步提高特殊学生群体的金融素养,增强金融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风险意识,引导青少年注意甄别网络诈骗并自觉远离,切实保障自身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湿地公约》批准在深圳设立全球首个“国际红树林中心”

乌镇11月22日电(柴燕菲 奚金燕)小雪至,寒意浓,“盛会时刻”的乌镇却流淌着一股暖意。白墙黛瓦下,小桥流水畔,来自全球互联网的政学企精英交流碰撞,共同擘画世界互联网下一个十年。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